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随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武汉市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等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6/5/18 7:49:03 浏览:3958

随州轻轨线路图,武汉市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等十二五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武汉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北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西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青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淮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武汉2049轨道交通规划、武汉轨道交通规划、随州轻轨线路图。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等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武政办〔2012〕104号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武汉市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0一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武汉市城市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

轨道交通)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我市“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科学统筹城市交通建设,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发展为第一目标,通过进一步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凸显我市城市地位;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努力提高城市居民出行效率,拓展城市空间;注重城市交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全面统筹考虑铁、水、公、空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全力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实现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便捷化、城市内部交通畅通化、出行结构绿色低碳化、交通设施人性化,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武汉地理特点相适应,与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

(二)规划原则

1.系统综合,统筹协调。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全市路网完善角度出发,对本规划相关领域实现“四个协调”:即协调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铁水公空)、协调交通枢纽场站与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协调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建设;在本规划领域实施中实现“四个统筹”:统筹城市道路与轨道建设、统筹不同等级道路建设、统筹快行和慢行交通建设、统筹道路与配套设施建设。

2.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建设人、车、路和谐相处的交通环境,为公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加强慢行交通和人行过街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加强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的配套衔接,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减少碳排放,建设绿色交通。

3.优化结构,整体提升。在重点加强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建设基础上,继续完善区域路网,打通“断头路”、“堵头路”,优化路网结构,力求路网级配合理和整体交通效益最优。

(三)发展方针

“十二五”时期是武汉城市建设历史上重要的5年,是转型的5年,是新一轮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的5年,也是武汉城市交通快速建设期。全市城市交通发展将实现五个转变:

1.发展区域由“主城区交通”向“都市发展区交通”转变:按照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 新城组群”和“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空间结构(即“1 6”模式),根据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将城市交通发展区域由“主城区”拓展到“都市发展区”,全面加强位于都市发展区内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新城、花山新城等城市功能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仍是三环线内主城区交通发展。

2.发展模式由“适应型交通”向“引导型交通”转变:采用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发展模式,引导主城区人口合理布局和疏散,优化交通的时空分布;实行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工程,有效引导、调节交通需求。

3.建设模式由“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转变:由以地面道路为主,转变为地上高架、轻轨、地下通道、地面道路、地铁、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多层次立体化的设施结构并重。

4.建设要求由“规模交通”向“品质交通”转变:城市交通设施由总量提升向品质提升转变,在满足交通功能同时,注重交通设施的便捷、舒适、美观等要求,全面提升城市交通建设水平,展示现代化的城市形象。

5.交通方式由“单一型交通”向“综合型交通”转变:对外交通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方式更加多元化,铁路、水运、公路、航空能力全面提升,“高铁时代”、“地铁时代”来临;强化市内外交通衔接、市内交通换乘,优化交通方式之间对接,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四)规划目标

围绕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中心目标,加大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以城市环线、快速放射线、过江通道为骨架,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为基础,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出行结构;逐步建立起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绿色的交通服务,满足快速增长、多元化、人性化的交通需求,支撑武汉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至“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增大。城市道路里程新增400公里,面积新增20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超过13平方米;主城区轨道交通建成4条线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30公里,在城市交通中骨干地位初显。

2.路网运行效率提高。路网平均运行车速接近30公里/小时,初步建立“30—60—120”分钟的道路交通运行系统,二环线以内车行时间平均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城至新城区车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主城外围至武汉城市圈城市车行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3.交通出行方式优化。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比例达到30,较现状提高6个百分点。

(五)主要任务

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主要有7大任务:

1.加强快速路建设。建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的“三环十三射”城市快速路网,在“十一五”建成三环线的基础上,贯通一环,建成二环,完善三环,续建武汉大道、中北路延长线、白沙洲大道、江北快速路,提升姑嫂树路、常青路、长丰大道、雄楚大街、友谊大道、龙阳大道功能,新建墨水湖北路、国博大道。

2.加快过江通道建设。初步形成间距合理、疏解完善的过江交通系统。形成7座过长江通道、6座过汉江通道的格局,建成二七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江汉六桥,改造江汉四桥,建设杨泗港长江通道、三阳路过长江通道、江汉七桥。

3.完善主干路网。建成规模适当、成网率高的主干路网,续建解放大道上延线、武青四干道和东沙大道等,改造长江大道、解放大道下延线等,建设东湖通道、芳草路等。

4.加密区域次、支路。建成循环畅通、出行便捷的区域路网。重点建设分流快速路、主干路交通的微循环道路,均衡路网流量,保障交通畅通;扩大路网规模,增加服务范围,方便市民出行。

5.大力建设慢行交通。构建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慢行交通系统,在人流、车流集中路段实行机非分离、人非分离,“十二五”时期建成100座立体过街设施。

6.着力建设重点区域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建成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城市重要功能区,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主要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四新新区、武汉火车站与杨春湖城市副中心、汉口火车站、后湖新城、黄浦新城、化工新城、花山生态新城共10个重点地区的城市道路进行配套建设。

7.全力建设轨道交通。“十二五”时期主城区轨道交通建成轨道2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1号线西延长线、2号线一期延长线、4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开工建设8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新增通车里程超过100公里,通车总里程超过130公里。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新城区发展,“十二五”时期建设主城区连接六大新城区的轨道交通。

(六)建设阶段

“十二五”时期,城市交通建设主要有3个特征年:2011年“辛亥首义百年庆典年”;2013年“轨道工字形骨架通车年”;2015年“十二五收官年”。从出行来看,2013年后居民出行方式有较大变化,轨道交通将初步发挥骨架性作用;从建设阶段来看,“十二五”时期城市交通建设可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1年):突出重点。以缓解交通拥堵为中心目标,着眼于2011年辛亥首义百年庆典,优化交通布局,按照“重点整治,见效快;谨慎改造,保交通;合理新建,增供给”的原则采取建设措施,逐步构建骨架道路。2011年底,二环线汉口段、白沙洲大道、武汉大道、沙湖大桥、轨道交通1号线等重点工程均建成通车,在主城区初步形成“三环九射”城市路网,形成6座过长江通道、5座过汉江通道的格局,1条轨道交通建成通车。

2.第二阶段(2012—2015年):全面提升。以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目标,着眼于内外交通衔接、内部交通优化,全面建设城市快速路、过江通道、主干路,建设功能突出的次干路、支路,建成鹦鹉洲长江大桥、雄楚大街、姑嫂树路、常青路、轨道2号线、4号线、3号线等,与对外公路交通体系相对应,主城区全面构建“三环十三射”城市快速路网,形成7座过长江通道、6座过汉江通道的格局,主城区4条轨道交通建成通车。

二、规划布局

(一)城市道路桥梁布局

1.快速路网络规划

全市主城快速路网络主要由三条环线和十三条快速放射线组成。三条环线为:

(1)一环线:围绕三镇滨江活动区布置,主要为城市的商业娱乐、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会议信息、创意咨询、高尚居住等以生活性服务为主的城市功能提供快速客运交通服务。一环线由武汉长江大桥、武珞路、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街、武汉长江二桥、解放大道、武胜路及江汉桥等道路围合而成,全长约28公里。

(2)二环线:布置在城市中央活动区外围,主要为面向区域的金融会展、商务办公、贸易咨询、商业服务等功能区提供快速客货交通服务,同时承担中心区过江交通功能,减少车辆穿越滨江活动区。二环线由鹦鹉洲长江大桥、雄楚大街、珞狮南路、珞狮北路、东湖路、水东路、二七长江大桥、发展大道、江汉二桥、龙阳大道、墨水湖北路等道路围合而成,全长约48公里。

(3)三环线:布置在主城区外围,为联系主城各大组团及客货运枢纽的快速路,同时承担主城内部货运主通道和进出主城交通集散功能,减少主城区直穿车流。三环线由白沙洲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长丰桥及其快速连通道围合而成,全长约91公里。

(4)快速放射线是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之间联系的主通道,是衔接一环、二环、三环线的主要道路,对疏散中心城市交通、缓解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加快周边发展、促进城乡建设起重要作用,武汉市共规划有13条快速放射线:

①江北快速路

②黄浦大街—金桥大道

③姑嫂树路

④宝丰一路—常青路

⑤长丰大道

⑥墨水湖北路

⑦龙阳大道

⑧国博大道

⑨中山路—白沙洲大道

⑩珞狮南路

雄楚大街

中北路延长线

友谊大道

三条环线与快速放射道路相交成网,分别形成围绕滨江活动区、主城区综合组团的快速交通输配环,形成“环网结合、轴向放射”式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保护功能组团中心,均衡路网交通负荷。

2.过江通道规划

(1)过长江通道规划

主城区内共规划过长江通道8条,其中环线上6处:一环线上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二环线上的二七长江大桥和鹦鹉洲长江大桥;三环线上的天兴洲长江大桥和白沙洲长江大桥;非环线上的有2处:武汉长江隧道、杨泗港过江通道。具体布局及规划功能如下:

①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汉阳龟山与武昌蛇山之间,为公铁两用桥,主要为汉阳核心区、汉口西部城区与武昌老城区之间过江交通提供服务,主要承担一环线南段的过江交通功能,为城市快速路桥梁。

②武汉长江二桥:位于汉口黄浦大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 名单公示!甘肃4个04-16

    来源时间为:2023-02-25日前国家乡村振兴局公示了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甘肃省4个典型案例拟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

  • 随州地区智跑大降价!最新报价11.38万,错过就没有04-15

    来源时间为:2024-04-10随州地区智跑大降价!最新报价11.38万,错过就没有家家情报官2024-04-1014:22:31·发布于北京【汽车之家随州优惠……

  • 江西省吉安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04-15

    来源时间为:2024-04-11吉安市气象台2024年04月11日05时17分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12小时内,井冈山市的部分地方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

本周热点
  • 没有资讯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