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随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重锤!武汉力争“十四五”建成地铁调整线,开工第五期!

发布日期:2021/10/17 0:36:41 浏览:808

来源时间为:2021-07-16

重锤!武汉力争“十四五”建成地铁调整线,开工第五期!

2021-07-1614:51:31来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越乔】获悉,《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透露重大消息。

越乔截图自武汉市城乡建设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工作的统一部署,为加快提升武汉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功能,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

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实现复兴大武汉的宏伟目标,以适应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应对城市发展面临各种挑战,

指导“十四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编制《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助推新一轮城市发展。

本次评价范围与规划范围保持一致,为武汉市市域行政辖区,包含中心城区、开发区(风景区)和新城区(一共15个区)。

中心城区包含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7个区。

开发区(风景区)包含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含汉南区)、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东湖风景区4个区。

新城区包含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4个区。

轨道交通建设目标

到2025年,规划形成14条运营线路、总长600公里的主城联网、新城通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

路网建设目标

到2025年,规划建成“三环十五射”快速路网系统。期末主城区道路里程达2800公里以上,较“十三五”路网规模增加约350公里,路网密度达到7公里/平方公里。

主城与副城进出通道实现“2(条轨道) 3(条高快速路) 3(条主干路)”的复合交通走廊。

规划重点项目

区域一体化建设规划

以武西高铁枢纽直通线、沿江高铁重大工程为带动,打造武汉天河站、长江新区站、武汉站、汉阳站等综合枢纽,

实施腾龙大道、汉阳大道高架、龙阳湖南路西延等项目,完善和提升天河机场(含沿江高铁天河站)、武汉站、汉阳站等枢纽路网通达和集散能力,助力打造“九州通衢”新枢纽。

积极谋划江南、江北交通产业大通道,建设机场三通道、航天大道,增强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阳逻港、汉阳站等交通枢纽,

长江新区、阳逻新城、网安基地、中法生态城、智能网联基地、大健康产业基地等功能区之间的设施连通,

促进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客货双枢纽”联动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

打造武鄂黄黄、汉孝、武咸、武仙洪四条城镇发展轴带,实施右岸大道北段、右岸大道东延线、高新大道改造、高新二路改造、高新六路。

凤莲大道、武昌大道快速化改造、江城大道快速化改造、仙女山路南延等项目,促进廊道拓展,实现城市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市域畅达化建设规划

(一)轨道交通规划

基本建成前四轮轨道交通网,积极争取获批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规划,加快申报第五期建设规划,保持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在建规模处于全国第一方阵。

武汉地铁已开通运营线路

一是加密中心,“十四五”建成5号线、11号线东段二期、11号线三期首开段等,力争实现12号线(国内最长轨道交通环线)画圆,加快形成环射成网网络格局。

二是优化外围,“十四五”建成前川线、汉南线、19号线、6号线二期等,实现轨道交通全域通达。

三是丰富制式,“十四五”期间,光谷生态大走廊空中轨道、沌口云巴等多制式轨道交通力争实现突破。

四是增强后劲,加速推动第四期建设规划调整规划、第五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批,力争“十四五”建成调整线路,开工第五期线路,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路前期研究,确保轨道交通有序建设。

(二)过江通道建设规划

“十四五”期间,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高效的过江交通系统,主城区形成11座过长江通道和9座过汉江通道,市域形成17座过长江通道、13座过汉江通道,打造中国“桥梁展览馆”。

(1)过长江通道

“十四五”建成二七路至铁机路过长江通道、堤角至工业大道过长江通道等3座过长江通道,结合光谷长江大桥,建设江南、江北岸接线。

(2)过汉江通道

建成江汉七桥、江汉八桥、江汉九桥、江汉十桥4座过汉江通道,结合月湖-龟北片区城市品质提升,实施崇仁路过汉江通道、多福路过汉江通道。

(三)主城至副城联系通道

(1)快速路通道

结合轴向通道需求,在现有16个通道基础上,实施江城大道南延线快速化改造、武昌大道快速化改造、高新大道综合改造等项目,提升现有通道通行能力;

力争建成左岸大道南段、右岸大道南段等4个通道,至“十四五”期末,形成20条对外联系的快速通道。

(2)主干路通道

在现有13个通道基础上,按照“外延内拓”的思路,实施汉施大道改造、新施公路改造、汉阳大道高架改造、民族大道、高新二路改造等项目,提升现有通道通行能力,拓展通道通达距离;

力争新增新区大道、富强大街、琴川大道、和平大道等6个通道,至“十四五”期末,形成19条对外联系干线通道。

主城品质加强规划

(一)快速路

基本建成“环快射通、环环相扣”的快速路网体系,主城区力争形成“三环十五射多联”313公里快速路路网总体布局。

(1)环线

完善内环,建成沙湖大道跨徐东大街立交;重构二环,拟实施堤边路快速化改造、工业路快速化改造、古田二路-金银湖路改造等项目;

完善三环,拟实施三环线额头湾立交节点改造等项目,打造主城交通新格局。

(2)放射线

建成友谊大道快速化北段、中段、南段,补齐“十五射”快速路网的最后一块拼图;建成龙阳湖南路、白沙洲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项目,提升放射线集散能力。

(二)主干路

(1)汉口

全面建设“七横八纵”干路网络,打通跨铁路等断头路,实施道路升级改造,构建完善的纵横联通的区域主干路网。

“十四五”期间贯通沿河大道、南泥湾大道等片区断头路;打通古田一路北段、建设大道延长线等铁路阻隔;

实施汉正街隧道、汉西路、三眼桥路、中山大道等提升改造;实施东吴大道跨三环、金银潭大道东延跨三环等对外联系道路。

(2)汉阳

全面建成“三横三纵”干路网络格局。“十四五”期间贯通左岸大道穿三环线对外联系通道,完成琴台大道改造提升。

(3)武昌

全面建设“十横四纵”干路网络,破解跨铁路、穿山、涉水等出行屏障,实施改造提升通道通行能力,全面完善主干路网布局。

“十四五”期间贯通复兴路、工业二路、右岸大道南段(武船段)等片区断头路,贯通两湖隧道、建安街、和平大道等跨铁路、穿山体、跨三环通道;

实施民族大道、冶金大道等干道扩容;完成白沙二路、新武金堤路等区域干道。

(三)微循环

“十四五”期间7个中心城区建设次、支路890余项,共建设600多公里,全面完善武昌古城等亮点片区、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等重要功能区、南湖-白沙洲等出行不便区域、轨道站点周边、骨架道路衔接、城市更新配套等微循环道路。

针对主城区45处堵点(二环线汉口段等14处重大堵点、三眼桥路口等31处一般堵点),建成才汇巷、紫阳东路等100余项分流道路、31处路口微改造,逐步消除交通运行堵点、痛点,打造“更平稳、更便捷、更高效”的交通网络。

重点围绕后湖、南湖、白沙洲、北湖等路网建设欠账较多区域,建设吉祥路、正义路、武梁路、文昌路、白沙路、清潭路等160余项片区道路,方便周边居民日常出行。

按照前四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围绕轨道站点,建成连湖路、华山路、新合后街、冯家畈路、小龟山路、长征二路等170余项配套道路,“十四五”末力争打造400个“轨道 ”枢纽,以点带面,充分挖掘既有轨道交通设施潜力,延长轨道交通服务半径。

围绕城市骨架路网衔接,打通正义路、马场角横路、丰华路、建荣路、百灵路、武梁路、建港南街等100余项涉铁、涉山体湖泊、涉城市更新的“断头路”,畅通中心城区微循环路网,延伸城市道路“最后一公里”。

副城完善建设规划

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网络安全、临空经济、航天航运、未来产业等核心功能,做强主导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布局,增强人口集聚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引领江夏、蔡甸、黄陂、新洲及周边城市协同发展。

光谷副城辐射带动江夏和鄂州、黄石、咸宁等地区。车谷副城辐射带动蔡甸和仙桃、天门、潜江及洪湖等地区。临空经济区副城辐射带动孝感、随州等地区。长江新区副城辐射带动黄陂、新洲和黄冈等地区。

重点实施长江新区副城、东湖科学城、存储器基地、航天基地、网安基地、智能网联基地、江夏大健康产业基地、天河航空城、中法生态城、光谷科创城、北湖新城等重点功能片区,以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补齐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增强功能区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发展的供给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智慧道路建设规划

依托国家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加速探索5G技术、智能汽车、智慧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抢占“下一代汽车”创新制高点,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万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组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部署车路协同系统,形成独立成网的车联网物联感知体系,加快推进智慧道路应用,搭建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完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建设,鼓励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大力推进城市智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与经开区共同形成“一主二副”格局。

加快智慧路灯建设,推动道路杆线“多杆合一”、“一杆多用”;加快布局数字化基础网络体系,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高质量覆盖、新城区中心区连续覆盖,重点场景室内全覆盖,打造5G网络全国标杆城市。

慢行交通建设规划

结合轨道站点衔接、重点片区提升、骨架路网补缺、安全舒适过街、城市更新及新区建设,“十四五”建成270公里慢行道,构建慢行基础网络。以汉口历史风貌区、武昌古城、汉阳龟北片等建设为契机,高标准打造特色步行街智慧街区。

“十四五”结合轨道交通(12号线、5号线等)、快速路(友谊大道快速化改造等)、主干路(琴台大道、和平大道)等项目建设,完善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建成100座人行立体过街设施。

结论

《武汉市城乡建设(道路桥梁、轨道交通)“十四五”规划》总体上与《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过渡版)、《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等相关规划相协调。

规划思路、布局总体上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功能区和环境敏感区的要求。

规划区域的资源、环境基本能满足规划发展要求,规划的实施可以稳固城市的空间格局、破解城市的拥堵难题、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

[1] [2]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