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随州 > 下设单位 > 正文

重磅!随州“这精彩的五年”!

发布日期:2022/4/18 12:19:13 浏览:382

11月16日,随州举行“这精彩的五年”首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数据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外贸出口、文旅产业、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成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张杰主持发布会。湖北日报、荆楚网、随州日报随州新闻网随州广播电视台、云上随州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并现场提问。随州市统计局副局长吴伟通报随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随州市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随州人民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全市综合实力跨越提升,产业发展加速转型,发展动能日益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在随州大地上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掀开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篇章。综合实力跨越提升。五年来,全市坚持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加速融入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战略大局,积极承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跨越“千亿元”关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8年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126个贫困村出列、18.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在随州大地上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5.59亿元,同比增长17.3,与2019年同期比增长7.9,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位列全省第4位。产业发展加速转型。五年来,全市坚持特色领航,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发展逐步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60亿元,同比增长3.1,疫情影响之下依然保持正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9.33亿元,同比增长9.7,与2019年同期比增长12.3,两年年均增长6.0,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工业支撑作用凸显,专汽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电子信息、石材六大省级成长型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专汽、农产品加工产值均突破500亿元,新能源发电量居全省第一位;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异军突起,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成为全省重要文化名片,随州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田王寨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随州荣膺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十佳魅力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6年的36.4提升至2020年的40.7。发展动能日益增强。五年来,全市坚持创新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21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5.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4.8,比2016年提高3.7个百分点;坚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着力增后劲、利长远。2017至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13。疫情发生以来,着力强化投资对经济复苏的驱动作用,实施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今年1-10月,固定资产投资恢复至疫前83.2;坚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市场主体快速成长,限上贸易单位由387家增加到534家。2017-2019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今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恢复至疫前92.3。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五年来,全市稳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镇化率由2016年的49.2提升至2020年的56.8。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80.2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供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100和98;汉十高铁全线通车,完成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大随至汉十段、316国道十岗至厉山段和107国道广水段改造等交通项目,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主干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融入武汉“半小时经济圈”。“擦亮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重大成果,3个镇入选全省首批“擦亮小城镇”建设试点,广水市观音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个村入选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民生福祉显著改善。五年来,全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体系,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9.16辆,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车率10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36年,比2016年提高0.86年;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9.23岁,比2016年提高5.23岁;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2.74人,是2016年的1.4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1.9,医疗保险参保率99.5,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指数达到10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3.3、25.2,均高于同期全市经济增长速度。随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程仁忠介绍项目建设情况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狠抓项目推进,投资底盘不断夯实。聚焦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做实项目从引进-落地-开工-投产全过程监管服务。2017-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6.3、11.2、11.3,保持平稳增长势头,2020年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恢复至2019年的77。随着汉十高铁随州南站、市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编钟学校等重点民生项目的落成,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万达广场、吾悦广场等城市综合体的相继完工,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华润风电、天一智能手机生产基地、随州火电站、金龙新材料等一批产业项目投产或实施,增添发展动能。2021年1-10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3,投资总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2。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及时编制194个市级重点项目库,前三季度新开工重大项目285个,总投资549.5亿元。狠抓政策落实,对上争取资金取得新突破。2017年以来,成功申报中央和省预算内项目463个,争取无偿资金27.87亿元。2021年以来,先后在老旧小区改造、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城市道路建设等方面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8.5亿元,其中市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创我市单体项目增资额度新高。同时成功发行市本级政府专项债券项目22个,到位资金13.88亿元,推动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等一批城市补短板项目加快实施。狠抓结构升级,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开展工业技改项目投资政策宣讲活动,围绕省政府工业技改13条政策对全市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技改项目备案、统计入库、资金争取等政策培训宣讲,引导市场预期、提振企业投资信心。2021年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7.4,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8.6,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7.3,固定资产投资逐步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由基础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随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李平介绍工业经济转型情况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加速跑”坚持妙笔绘蓝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我市紧盯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始终坚持优化产业结构。明确产业“主路径”。着力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培育打造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淘汰“两高”落后产能,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我市工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下好集群“先手棋”。目前,我市专用汽车及零部件、香菇、风机、铸造、电子信息、石材六大重点产业已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县一品”的聚集式发展格局。今年1-10月,六大产业集群实现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5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打好专汽“特色牌”。出台《关于推动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促进专汽产业裂变式发展。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170家,已形成年产专用车20万辆、汽车底盘10万辆、车身12万台、车轮1000万套、铸造件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种专用车填补国内空白。推动青山伴金山,绿色发展成效显著。以“数”赋能,全力发展数字经济。全市近100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催生了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品源现代等一批智能化工厂。涌现出毅兴智能、天一智能等一批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全市拥有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24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8个。启动“5G 工业互联网”运用,积极搭建我市工业互联网平台。追“风”逐“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企业达40家,总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稳居全省新能源第一大市。革故鼎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石材产业绿色、循环、规范发展,石材产业实现环保达标生产和价值链延伸。依托华鑫冶金、新煌实业,杨寨正全力打造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实施技改增活力,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我市出台了《随州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的实施意见》,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技改。泰晶集团“基于MEMS微型晶体谐振器产业化”、毅兴智能5G滤波器、金龙集团新型试压水袋等一批技改项目已经投产或即将投产,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新引擎”。加大技改资金争取力度,自2018年全省推进工业企业技改转型以来,我市先后实施工业技改项目691个,争取省级技改资金9127万元,145个优势技改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今年我市已申报三批共22个技改项目和1个创新平台项目,有望获得省级技改资金近亿元,将创历史新高。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龚峻介绍外贸出口情况以特取胜外贸出口持续健康发展随州农产品和食用菌出口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随州成为对全省外贸增长贡献较大、较为稳定的主要市州之一。出口总量扩大,出口主体越来越多。五年来,全市年均出口过10亿美元,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出口备案企业700余家,五年增加339家,年出口千万美元以上企业33家、1亿美元以上企业4家。今年出口预计可达12亿美元以上,农产品出口可达8亿美元以上,再创历史新高。品源和裕国今年出口超2亿美元,稳居全省前两位。出口市场拓展,出口特色越加明显。贸易伙伴扩大到16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以农产品、专用车为特色支柱,医药化工、传统轻工齐头并进的外贸发展格局。农产品出口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创造了香菇出口的“随州现象”,茶叶出口的“大洪山现象”。专用车出口覆盖全球94个国家及地区,出口规模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转型升级加快,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农产品出口由过去的单一干香菇发展到香菇胶囊、香菇酱、香菇即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占42以上,食用菌、中药材、黑蒜等出口全省第一。专用车出口涉及消防车、危化品运输车等62个品系,零部件囊括800余个品系、上千个规格。获得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出口专用车质量安全示范区”等金字招牌。出口环境优化,出口后劲越来越足。出台《关于鼓励外贸出口的若干意见》等,全力解

[1] [2]  下一页

最新下设单位
本周热点
  • 没有区县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