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随州 > 下设单位 > 正文

2011年随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随州城市公用

发布日期:2015/12/4 22:12:17 浏览:775

一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和建议56件、政协提案137件,办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和“三评两查”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初步建成行政服务网络平台和电子监察系统,招投标综合监管“五统一”体系建设得以整体推进。

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标志着随州市“十一五”规划圆满收官。回顾和总结五年的发展历程,事实表明:

过去的五年,是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达到17.5,2010年是“十五”末的2倍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特色工业、板块农业加快壮大,工业主导地位得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成功摘取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中国香菇之乡等金字招牌。

过去的五年,是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五年累计达到814亿元,是“十五”期间投资总额的4倍多。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98家,比“十五”期末增加182家。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累计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3公里、通村公路5100公里。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五年。城南、城东新区拉开框架,白云湖水库、滨湖风光带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老城区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绿化、亮化、净化水平明显提升。新老城区互通格局初步形成。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荣获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成功举办两届炎帝故里寻根节和首届编钟文化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都得到较大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阔步前进的五年。大部制改革、四项制度和供销社建设等多项工作创造了随州特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到位内联资金200多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3亿美元;坚持不懈地开拓国际市场,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年均增长38,累计出口18.8亿美元,随州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外贸出口大市。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随州职院建设初具规模并通过教育部评估验收。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五年累计实施61件重大民生工程和实事项目,城乡居民更多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竞争实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一业独大”的工业经济格局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社会事业欠账仍然较多,推进和谐随州建设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四是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存在,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2010年及过去五年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衷共济、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随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驻随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随州发展的老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不仅自身发展的压力较大,而且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各项工作必须立足于以跨越式发展的方式来加以推进。实现随州跨越式发展,既是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客观要求,也是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既是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也是政府自我加压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追求。

按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兴市为主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力争综合实力在全省晋档进位,努力把随州建设成为“鄂西圈”的重要门户、“两圈”融合的重要结合部、全球华人谒祖圣地、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全省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全省重要的光伏产业基地;建成襄十随城市群重要的枢纽城市、物流中心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力争实现“两个高于”和“六个翻番”,即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十一五”增长水平、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实现翻番。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围绕新目标,采取新举措,推进新跨越。

(一)全力扩大经济总量,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实现新跨越。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致力于构筑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格局,到“十二五”末,力争一二三产业之比调整为15:47:38。

加快提升工业主导地位。突出特色发展,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培植龙头、拉长链条、打造品牌,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风机制造、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贡献突出的地方工业体系。突出创新发展,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建材、冶金、医药、包装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开放发展,坚持用开放的思维抓工业,着力引进大集团、大项目,加快企业重组、联合和上市步伐,促进优势产业快速扩张。突出集聚发展,坚持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加快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聚集,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市经济开发区产值过300亿元、冲刺500亿元,曾都经济开发区产值过200亿元、广水和随县经济开发区产值过100亿元,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快提升现代农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实施“四个一批”和“一袋面”、“一袋米”、“亿只鸡”工程,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不断提高农产品优质率、转化增值率和市场占有率。扶持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巩固随州作为全省重要粮仓、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引导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探索建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新机制、新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业,做精做美炎帝故里景区、擂鼓墩编钟景区、大洪山宝珠峰核心景区和徐家河休闲度假旅游区,力争“十二五”末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0亿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加快发展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建设会展、研发、物流、职教四大区域服务中心,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推进城市商贸业发展,加快向农村延伸步伐。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积极引进各类商业银行、创投、信托、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扩大村镇银行布点,实现最佳金融信用市和县市区全覆盖。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在增添发展后劲上实现新跨越。坚定不移地抓投资、促增长,统筹策划、实施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重大项目,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3000亿元。紧扣国家产业政策,结合随州实际,重点储备、争取和实施三类项目。一是谋划一批有利于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项目。重点谋划50个投资过10亿元的工业项目,抓好食用菌精深加工,抓紧实施一批现代物流项目,力促中华农耕文明园、擂鼓墩大遗址保护等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里的笼子。二是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实施麻竹高速随州西段、随信铁路、麻随铁路、月益铁路随州段和境内各干线公路等项目,将随州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每年投资不低于10亿元,用于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实施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三是谋划一批惠民生、促和谐的生态环境、社会事业项目。重点实施府河、城市内河治理和污水处理等项目,加快推进大风口风电开发、广水核电和生物质能源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启动500千伏变电站建设。

(三)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上实现新跨越。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拓宽发展空间,赢得发展先机。

创新机制抓改革。围绕把随州打造成全省发展成本最低、审批事项最少、服务效率最高的城市,着力巩固和完善大部制成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继续深化国有企业和公用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借力发展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以推动企业战略重组为重点,承接沿海、对接武汉,加快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优化政策措施,创新招商方式,加强协调服务,力争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和10个中国500强企业。

扶持龙头抓外贸。大力扶持壮大外贸出口主体,拓展出口市场,打造出口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全市出口企业发展到400家。加快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创建省级农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

(四)全力统筹城乡发展,在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上实现新跨越。坚持走随州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构建一主两翼、三足鼎立、多点布局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确保“十二五”期末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力争赶上全省平均水平。加快主城区向大城市迈进步伐。以提高宜居质量为根本,以完善城市公共设施为基础,以向东和向东南发展为主,继续拉开城市骨架,将城区面积拓展到80平方公里,使随州城逐步向功能齐全、宜居宜业的大城市迈进。打造各具特色的中等规模城市。加快推进随县新县城建设,努力建成在全省县域中具有鲜明特色和充满活力的新县城;支持广水城区向新区拓展,提高容纳空间和发展水平,朝着中等规模城市目标迈进。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力争曾都区成为全省示范区。按照人口、项目、产业逐步向城镇集中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重点镇、特色镇;坚持规划引领、产业带动、示范引导、一体化推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和谐随州建设上实现新跨越。以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为取向,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一手抓扩大就业,一手抓回归创业,保持随州市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力争“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和加强制度衔接上下功夫,确保社保覆盖面达到95以上。加大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安居工程建设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提高贫困认定标准,增加扶贫投入,每年解决1万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有序启动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普及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扶持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初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建设。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提升人口素质。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始终保持对各类刑事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改进和加强信访工作,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不断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提高综合减灾救灾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快和谐随州建设。
新华网湖北频道诚邀广大网友投稿,您可以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身边的感人故事,精彩瞬间。
请将作者、拍摄时间、地点和简要说明连同照片发给我们,我们将精选其中的好图、美图在页面上展示,让所有新华网友共赏。

最新下设单位
本周热点
  • 没有区县

  •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